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易经中对阴阳的论述 正文
易经中对阴阳的论述,易经中的信
日期:2023-03-23内容导航:
Q1:怎样解释易经中的阴阳
你笼统的问,我笼统的答:
静属阴,动属阳,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,孤阴不生、孤阳不长,阴阳互根,有条件时阴阳互变。
Q2:简述易经中的阴阳内涵
阴阳,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面
阴 为寒,为暗,为聚,为实体化
阳 为热,为光,为化,为气化
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,冲气以为和(像无形的气分隔了阴阳,使其各居其位。)。
阴阳的位置是不断变化,周而复始的。我们所能看见的事物为阴内阳外(这就是聚合生成阳居于上的正物质),反之则为反物质(类似黑洞),所有的事物都要符合阴阳的规律和结构,就像人出生(是聚合),然后死亡(消散),这就是阴阳的规律,而人体内阴阳失衡或阴阳所在的位置不对人就会生病。
这些就是阴阳真正的含意,也是据此所画出的太极图的根本意思所在。国学(医、天文、地理、数术、哲学乃至各家经典)无不以此为基础,并深刻影响了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。
Q3:怎么理解易经中的“上下”和“阴阳”?
第一个问提,所谓阴阳,因为阴为虚为藏为纳为内,阳为实为敞为发为外。又物皆两象,所以符合这些特点的,我们人为都会把之划分为阴或阳。
第二个问题,易经中,卦分内外,世间万物皆有起始,而卦之六爻起于初爻,而六十四卦本就是八卦相叠而成,有了始,才有本,才可能进一步有外延。这就形成了六爻,自下而上,内下外
上。
第三个问题,地天泰和天地否。这个要怎么理解,地为阴其势向下,天为阳但其势向上,又在天人地本为三才,天地有了,人在哪里?当然是在其间,泰卦,天地交势于人,泰之!否卦,天地各行其道,人所无帮,否之。
第四个问题,初爻为阳,二爻为阴。实际上此处的阴阳只是它们所处的位置。因为阴阳总是互现,相辅相成的。初为始,始为阳,万物开泰也
Q4:《易经》的核心是“阴阳,大家对“阴阳”有什么理解”
八卦阵
Q5:易经中的《彖》《象》是什么?
传说易经历三圣伏羲画八卦,文王演周易,始作六十四卦,孔子作十翼. 伏羲根据洛书河图画出八卦,周文王在他的基础上推衍出六十四卦,由六个(阴爻 阳爻)爻组成的六十四卦即是象.而彖则是对卦象的解释.
Q6:易经中“象曰:.....”中的象 指的是什么
指的是《易传》(孔子作的对易经解释说明的十篇文章,称为《十翼》)中的《象传》。后世为研究的方便将易经的经文(卦爻词)与《易传》合起来形成一本书,称为一本书,即通常所说的《周易》。《象传》是专门对卦象、爻象解释的文章。它又分为两部分,解释卦象的称为《大象传》、解释爻象的称为《小象传》。但一般书中将《大象传》、《小象传》都写作“象”。简单的说,“象”就是指卦爻象。不好意思,啰嗦了点!真的希望能讲清楚一点,请见谅:)
查看原帖>>